基金C份額“狂飆”警示A份額申購費該降了
分類: 最新資訊
潛能詞典
編輯 : 潛能
發布 : 03-29
閱讀 :262
份額規模暴漲暴跌、資金短時間大進大出……為匹配部分投資者資金期限而設立的基金C類份額,成了一些散戶甚至機構“炒短線”的投機工具。基金公司和銷售渠道也抓住這一契機,把基金C類份額當做沖規模、“造星”的利器。于是,近年來,每到基金定期報告發布期,都有C類份額規模突然大漲或大跌的現象。渠道的“蜜糖”很多時候成了基金經理和投資者的“砒霜”,想博取短期收益的投資者往往被套,基金經理的操作也會因為資金大進大出而動作變形。《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著力提高投資者獲得感,提高中長期資金占比。業內人士建議,基金公司、基金銷售機構和投資者應綜合考慮自身投資需求、投資策略、持有計劃、費率差異等因素,決定配置A類還是C類份額,改變部分投資者在基金投資中“追漲殺跌”的不理智行為,達到多方共贏結果。長期來看,基金公司應降低A類份額申購費率,引導投資者長期持有基金產品。暴漲暴跌的C類份額忽如一夜春風來。隨著互聯網銷售渠道崛起,最早出現在2006年的C類份額逐漸成為基金銷售中的“利器”,沖規模、“造星”都少不了它。趙蓉(化名)介紹了所在基金公司打造旗下一位明星基金經理的經過。前幾年,該基金經理業績較好,進入主流互聯網渠道推薦的產品名單,于是基金公司抓住這個機會,鋪天蓋地為該基金經理造勢,通過海報、宣傳短片、媒體報道進行全方位包裝。在基金經理知名度越來越高的同時,渠道方在理財頻道大力推薦他管理產品的C類份額。該C類份額正是基金公司在這輪聲勢浩大的營銷活動中為渠道新設立的。于是,這位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快速攀升,知名度水漲船高,甚至躋身公募基金行業“頂流”序列。無獨有偶,多位知名基金經理都有C類份額“狂飆”的經歷。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有一只由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新能源產業股票基金總份額為59.59億份,其中C類份額38.05億份,是A類份額21.54億份的近兩倍。曾長期霸榜螞蟻基金銷量前三的一只網紅基金,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總份額為274.68億份,其中C類份額148.87億份,A類份額125.82億份,C類份額比A類份額多23.05億份。基金2022年四季報顯示,一大批C類份額躋身基金份額增長前列。創金合信數字經濟主題C類份額增加7.66億份,遠超3.02億份的A類份額增量,位列普通股票型基金2022年四季度份額增長第二位。安信醫藥健康C類份額增加7.4億份,直追7.49億份的A類份額增量,位列普通股票型基金2022年四季度份額增長第五名。去年四季度,普通股票型基金份額增長前十名中,C類份額基金占據四席。混合型基金C類份額的增長更為明顯。華商甄選回報C、金鷹鑫瑞C、華泰柏瑞鼎利C、招商核心競爭力C等去年四季度份額增加均超10億份,且多數超過A類份額增量。對同一只基金來說,不管是A類還是C類份額,均是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投資,兩者基金經理、資產配置、運作方式是一樣的,唯一區別在于收費方式。在以銀行為主流銷售渠道的時代,更多投資者通過購買A類份額初識公募基金。在申購基金A類份額時,一般需要一次性支付1.5%的申購費,贖回時再支付贖回費,只有持有基金超過半年甚至超過兩年才會免贖回費。而C類份額不收取申購費,投資者僅需按日支付銷售服務費,持有超過30天還會免去贖回費。因此,A類份額被視為更適合長期投資者購買,而C類份額更適合短期持有。有業內人士測算,當持有天數小于69天時,持有C類份額更劃算。“短線之友”C類份額來得快去得也快。中國證券報記者觀察2022年普通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規模變化發現,上一季度暴漲的C份額,下一季度多會陷入暴跌的窘境。如安信穩健增利C2022年三季度份額增加5.83億份,2022年四季度該C類份額暴跌14.06億份。“由于C類份額的費率特點,買家通常是持有時間不長、以交易性為目的的投資者。C類份額快速增加或減少的原因,可能是在市場快速波動的情況下,上述類型投資者反復交易導致的。”盈米基金研究院研究員孫宜笑說。 渠道與基金公司“一拍即合”為何基金C類份額突然像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大眾視野?“近兩年很多互聯網銷售渠道找基金公司開設了多只基金的C類份額。很多C類份額并不是首發時就有,而是后來新增的。尤其是對于績優基金,去年一些第三方銷售渠道要求基金公司開設C類份額,因為這類產品迎合散戶需求,在去年震蕩的市場行情下更好賣。”北京一位資深基金人士表示,互聯網基金銷售渠道很強勢,基金公司缺乏議價空間。有些基金公司甚至是在一天或一段時間內集中開設了旗下基金的C類份額。“這是渠道倒逼的結果,不然怎么可能在同一天給眾多老基金增設C類份額。”一位FOF基金經理透露。如華東某基金公司在2021年三季度集中為旗下多只知名基金增設C類份額。其中,僅在當年9月6日,就為旗下5只績優基金增設C類份額。2021年8月23日,還為當時頗受歡迎的某只基金增設C份額。除渠道倒逼外,增設C類份額也是很多基金公司在震蕩市常用的營銷手段之一。“在市場不好的年份,新基金募集困難,基金公司就把目光投向持續營銷,增設C類份額是持營的重要方式——通過激活存量找尋新出路。”南方一家頭部基金公司渠道業務負責人張華(化名)說。績優老基金成為開設C類份額的首選目標。比如,華商基金知名基金經理周海棟管理的華商甄選回報。該基金成立于2021年1月19日,截至今年3月27日,其成立以來取得38.88%的回報。2022年7月7日,該基金增設C類份額,截至去年四季度末,短短幾個月時間,該基金C類份額達20.87億元。2022年,景順長城基金經理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績優成長、信達澳亞基金經理馮明遠管理的信澳研究優選、匯豐晉信基金經理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動態策略等明星基金均新設C類份額。Wind數據顯示,基金C類份額很多是在最近兩三年創設的。據統計,截至2023年2月1日,所有股票型與偏股混合型基金的A類份額平均成立時間為4.2年,而C類份額平均成立時間只有2年。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了解到,渠道與基金公司“合作”的背后,是基金公司做大規模的強烈訴求,也是互聯網銷售渠道對增加銷售費用的迫切渴望。業內人士介紹,C類份額收取的銷售服務費一般由渠道收取,贖回費則是由基金公司與渠道對半分,強勢渠道可分到八成以上。 “博反彈”和“沖規模”究竟誰是C類份額大起大落的推手?“大部分是互聯網渠道的散戶在買。”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資深銷售人士王涵(化名)說。互聯網渠道了解散戶的頻繁交易行為,并抓住了他們想以較低費率“炒基金”的心理。“順應人性的產品才是好賣的,但投資常常需要逆人性。”王涵說。張華也認為,C類份額為投資者試水某只基金,或者做主題基金輪動,或者短期博取反彈等操作提供了費率優惠。“對于兩只質地類似的基金,一只有C類份額,一只沒有,前者的受眾群體就會比后者廣,對基金公司和銷售渠道而言,可能帶來更大的管理規模和更多的收入。”事實上,一些互聯網銷售渠道在推薦基金時,往往存在追高、追熱點的情況,短期漲勢較好的基金成為他們重點推介的對象。從去年四季度份額增加較多的基金來看,多數是當時凈值漲幅較大的基金。去年四季度,招商核心競爭力C收益率達26.60%,安信醫藥健康C收益率達13.52%,易方達遠見成長C收益率達9.60%,華商甄選回報C收益率達9.60%。互聯網銷售平臺推薦的基金,大多也是短期業績表現優異的產品。3月28日,中國證券報記者打開某互聯網銷售平臺網站首頁,其顯眼位置推薦了4只基金,均標注“費率1折”字樣。這4只基金近一年收益率均在40%以上,其中2只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超30%。“基金公司直銷客戶常常被推薦C類份額。”張華坦言,“就像我們去超市買東西,用醒目標簽標注的打折商品更能引發消費者購買沖動。”在他看來,基金銷售時往往存在類似情況,尤其是在互聯網渠道,C類份額基金打出費率優惠牌,在業績等因素差不多的情況下,這招很容易吸引到抱著試一試心態的投資者。除互聯網和基金公司的直銷渠道,傳統的A類份額銷售大戶銀行也加入營銷C類份額大軍。比如,目前股票型和混合型公募基金保有規模較大的銀行。3月28日,中國證券報記者打開該銀行APP,在基金頻道首頁推薦的5只基金中,2只有“0申購費買入”的標簽,1只有“1折申購”的標簽;4只是主動權益類基金,有3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均推薦C類份額。“有時機構資金會借助C類份額快進快出。”一位基金經理透露,“但機構一般不是為了所謂的低費率,多數情況下是作為‘幫忙資金’替基金沖規模,多集中在債券型基金的C類份額,且會提前與基金公司溝通,讓基金公司做好流動性應對。”基金經理和投資者的“砒霜”從基金銷售端來看,無論是基金公司營銷部門還是外部銷售渠道,推銷C類份額做大規模都是有利可圖的事。但對于基金經理和投資者來說,就未必如此美好了。“短期管理規模增長過快會影響我的操作。”南方一位知名基金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講出了他的親身經歷。2020年至2021年初,他管理的基金業績一度領先,在互聯網渠道受到投資者歡迎。2021年初,僅在一個平臺,他管理的某只產品每天凈申購額幾乎都超億元,尤其是C類份額,投資者申購熱情高漲,他管理的基金規模隨之快速膨脹。他當時對后續市場持謹慎態度,計劃降低倉位。市場表現也正如他的判斷,在2021年2月中下旬迎來一波較大幅度調整。眼看基金凈值下跌,投資者又紛紛贖回基金,他管理的這只產品不得不在大量贖回后以較高倉位運作,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他管理組合的思路,影響基金收益。“理想的投資是在市場大幅下跌時加倉,而在市場過熱或漲幅過高時減倉,這樣對基金管理最為有利。”另外一位知名基金經理也有類似經歷。這位基金經理坦言:“投資者的操作經常是快進快出,尤其是設置了C類份額的基金,很多時候讓我無所適從。去年市場短暫反彈,突然進來很大一筆資金,我預判市場后續會震蕩調整,但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加進去,這對于現有的投資者不公平。”很多給基金公司帶來可觀銷量的渠道甚至直接干預基金經理投資。“一位很好的基金經理,投資方法屬于價值投資。在去年風格頻繁切換的市場中,他管理的產品業績表現落后于其他基金,由于這只基金大部分規模都是某個渠道貢獻的,渠道將客戶的壓力轉嫁給基金經理,直接要求基金經理調倉,導致基金經理被迫改變投資方法,使投資動作變形。”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渠道業務負責人說。“負債端的不穩定會增加基金經理的管理難度,尤其是對于持有流動性不充分資產的基金經理而言。”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孫桂平舉例說,一些信用等級不佳的債券類基金一旦遭遇負債端不穩定,會導致基金凈值負反饋的發生。因此,基金經理在進行產品管理時,都要預留流動性頭寸防止負債端劇烈變化。此外,從FOF、基金投顧等機構投資者的角度來看,C類份額規模快速變動,可能使得該份額基金規模過小,觸發一些合規或風控條件,新增額外調倉成本。對于投資者來說,通過C類份額博取短期收益同樣有諸多不確定性。有投資者在互聯網基金銷售平臺討論區吐槽:“為什么XXX(某平臺)推薦的基金我一買就虧?昨天剛買2萬(元),今天就虧300(元)。”一家大型互聯網基金銷售平臺此前力推的一只醫藥類基金,擁有良好歷史業績,在大好的醫藥行情加持下,一經平臺推薦,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申購。但隨后,醫藥板塊進入較長時間調整期,投資者踏上漫漫回本路。降低費率 加強引導“C類份額在互聯網渠道的盛行一定程度上是投資者逐漸成熟的表現。”北方一位資深基金投顧人士表示,最近幾年,隨著投資者教育的普及,以及基金公司對C類份額的積極創設,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了解到C類份額的作用,會通過C類份額對基金投資做一些短期嘗試。另外,市場輪動速度加快、基金投資者的專業能力逐漸提升,使得一些人會借助C類份額對主題型基金產品做輪動配置,或者在市場出現極端行情時進行博反彈操作。“對于基金銷售機構,豐富的份額類型有助于將合適的產品推薦給不同投資風格的客戶。但需要注意防范道德風險,不能為了增加銷售服務費收入,把C類份額推薦給長期基金投資者。”一位券商基金銷售人士補充道,對于基金公司來說,應注意過度推廣C類份額可能加大基金經理管理的難度,對投資業績產生負面影響。去年4月,中國證監會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到,要通過引導基金管理人與基金銷售機構牢固樹立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的營銷理念,通過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手段著力提高投資者獲得感,同時提高中長期資金占比。面對規模時常出現暴漲暴跌的C類份額,孫宜笑建議,基金公司、基金銷售機構和投資者應綜合考慮投資需求、投資策略、持有計劃、費率差異等因素,決定該配置A類還是C類份額,以較低成本、更靈活地做好投資管理,達到多方共贏互利的結果。北方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電商業務負責人梁華表示,基金管理人與基金銷售機構應共同樹立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的營銷理念,加大“逆向銷售”的決心和力度,加大投資者陪伴頻率,有勇氣做“難而正確的事”,為改善行業生態和導向共同努力。基金經理的長期業績是值得宣傳的,扭轉投資者“炒短線”“追漲殺跌”等投資習慣,引導投資者真正了解基金經理內在的投資邏輯、投資方式,以及適合什么樣的市場風格,引導投資者厘清基金過往業績和未來表現之間的關系。“基金A類份額收取贖回費有利于投資者長期持有,但重點是申購費太高,才有了C類份額的層出不窮。雖然基金公司新設C類份額過程麻煩,但并不愿降低A類份額的申購費。從渠道端來看,降費更是直接觸動了基金公司的‘奶酪’,這也導致代銷渠道和基金公司長期以來都揣著明白裝糊涂。”上述北方資深基金投顧人士表示,從長期來看,A類份額申購費不斷降低,才是對各方都有利的結果。此外,監管部門、基金公司和基金銷售機構要共同努力,加強投資者引導和教育,破解基金銷售市場面臨的困局。孫桂平認為,對照海外市場發展經歷,我國基金產品費率下降是大趨勢,同時公募基金作為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降低投資者持有成本,惠及更多投資者,也是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