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研究探索引入私募機構參與做市
分類: 最新資訊
潛能詞典
編輯 : 潛能
發布 : 09-21
閱讀 :133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9月20日,北交所召開私募做市研討會。會議邀請了基金業協會、私募機構代表就北交所探索私募做市業務、持續完善市場交易制度進行深入研討。北交所已會同基金業協會就私募做市業務可行模式開展研究,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將進一步探索引入私募機構參與做市,促進北交所做市交易制度持續發揮積極效應。會議圍繞做市商功能定位、私募基金開展北交所做市業務的意愿和可行路徑等問題進行廣泛研討。參會私募機構表示,做市商制度與中小企業為主、流動性相對偏弱市場的契合度較高,當前北交所做市制度切實發揮了提升流動性和平抑價格波動的作用,并表示私募機構參與北交所股票做市具備探索空間。做市商制度為境內外證券市場的一項成熟交易制度,能夠為市場提供基礎流動性、提升價格發現效率以及降低臨時波動性。9月1日,在北交所宣布設立兩周年之際,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為北交所高質量建設指明了方向和路徑。《意見》發布當日,北交所落地了包括擴大做市商隊伍在內的一攬子改革創新舉措。北交所總經理隋強近日在新聞媒體座談會上介紹,未來做市商數量將增至40家左右。私募股權基金是市場重要參與主體。在擴大投資者隊伍方面,《意見》提出引導和激勵包括私募股權基金在內的各類專業資金加大北交所投資力度的具體舉措。例如,立足北交所上市公司大都處于成長期的實際情況,允許除創業投資基金之外的私募股權基金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其上市前已投資的企業在北交所發行的股票。此次研討會邀請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敦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九坤投資(北京)有限公司等10余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代表,機構類型涵蓋私募股權、私募創投、私募證券投資(含量化私募)基金等。參會私募機構對《意見》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意見》的發布將進一步促進北交所投融資高質量發展。